close

photo 513

我真的覺得很可惜
一個高中生到底有多少機會可以聽一場演講
又有多少本錢可以踐踏

今天在學校,最末兩節學校安排了傑出校友回來演講
是成大化學系的教授,當上博士了
理當年紀比較大,約四十來歲
也比較有教授腔,平淡的腔
演講的主題是生命教育-面對二十一世紀的挑戰
不可置否,剛開始相當的枯燥乏味
內容較為生硬,從人的基本面開始說起(食衣住行育樂等等)
只是到了第二張PPT主體架構開始浮現

只是部分同學一直聊天,相當不尊重台上的演講者
教授依然滔滔的演說著,漸入佳境
 
只是語氣還是相當平穩,演講著縱使未來走理工
也不能忽視歷史、文化等人文科學的重要性
那些才是激盪出好的創意,在以科學實踐的重要基本面

很可惜,學生似乎不領情
細碎的雜音越來越放肆,似乎大過了演講者

教授講到了面對未來,EQ是必須恆放在心中的
說著有些人專業領域的研究雖然好,但是卻總是無法獲得成功
因為那些不懂的如何與人相處的人
他說了很嚴重的話,未來是一定會失敗的

我認為有點在隱喻浮躁的聆聽者們

而講到了一定要培養的幾個能力
(提外話一下,語言能力他擺第一
說該學的優勢語言有英文、德文、西文、荷文等等。 德文很重要,你看!)
有文字能力與口語能力,也自嘲自己口才很糟糕
上課的時候學生都會睡著,還說了兩三次
唉,似乎還是在暗喻著什麼

教授提到未來面對學系選擇
提出了兩點重要的,興趣導向和現實導向
畫家雖然對作畫相當的有興趣,但是如果選擇以繪畫為行業
是否會無法顧及現實的層面,淪落梵谷的一生等
及幾年前學生一窩蜂的鑽向當紅的行業如電子科技
又有什麼利弊。

相當精采,也相當實在
對即將面對選系的高二們相當有幫助

只是當時一方面聽著,一方面心理開始為教授擔憂
這次演講的性質相當有條理且相當精采
但跟以往幾次年輕的演講者開放學生問問題,有互動還會送禮物
來的深入且成熟,缺點是似乎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但我認為這反而是一個學習自發性理性接收他人的意見
培養自己及早適應社會的大好機會

才不過高一二16、17歲,就能夠有機會面對一場不是為了迎合學生喜好
而真正準備充裕,有內涵的好演講

這不是很棒嗎?

也因此我相當專注的聽,精神越來越好
昊卓說他也是。

但真的還是很可惜,教授面對的是一群高一二的學生
就像是一齣極有內涵的文藝片
深入劇情的人被感動,不懂劇情的人被催眠
因此被影評者叫好但不被觀眾叫座的情況一樣

選錯了市場,選錯了學校
如果這是在大學或是其他更好更棒的名校演講

我想應該不會如此可悲

(但我又想到了之前說不知請來了哪個知名的人物
聚集了北中南的名校精英學生舉辦演講
但講到了有些人貧窮到必須跟猴子爭食物時
某所名校女生竟然噗哧笑了出來
把演講者氣憤到離席拒絕演講的窘境)

可悲到在教授最後講完了三點
要有決心、毅力、和恆心
並舉了自己在日本因學術壓力
一天抽三包菸,回台灣後斷然說要戒菸
隔天就沒再碰菸到現在的例子。

最後教授說了聲謝謝,
並深深鞠躬的那剎那

歡聲雷動,掌聲如雷貫耳持續了快5分鐘
後排的班級還在那叫囂呼喊,甚至站起來鼓掌
聽眾的意思很明
顯,
旁邊校長的神情很尷
而教授的表情又落寞又失望

只是現在傳出來
未來還會不會有其他帶著深入講稿的演講者
願意來這所"高素質""高水平"的學校演講的意願應該相當清楚

不會。

除非他準備好了禮物和糖果要來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 Joe 的頭像
    → Joe

    Chilly King's Chilly World

    →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