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次多元文化與媒體再現的通識要寫一份評論作業
閒來無事用了陳志信的論文習作法來試寫
沒想到寫完效果還不錯,教授的評價和給分超高耶
害我超開心的哈哈

題目:台大是否是個多元文化的校園?

 

一、定義

根據Konig(1999)的觀點:「多元文化主義有三層意義。就實証上而言 (positively),多元文化主義是指一個國家有多個族群存在,因此,只是單純地作描述,並無臧否的意思;就規範上而言 (normatively),多元文化主義宣示的是一種多種語言/族群和平共存、相輔相成的美麗新境界;就政策面而言(prescriptively),多元文化主義就是要防止疏離的少數族群因為被邊陲化而自我退縮,同時又要避免他們因為相對剝奪而有分離的打算。」(引用自施正鋒,2003

二、標準

此篇報告將使用Konig的觀點,從實証(positively)、規範(normatively)、政策(prescriptively)三個層面來分別探討台大是否是多元文化的校園。

三、論述

Ø   實証(positively)

  以國籍人數與比例來看,根據1980-2008台大本地生與外籍生的比例(表一)80年代外籍生比例為最高19.3%,之後一路下降到08年為4.7%,且總人數卻不斷成長(一萬人到三萬人),因此雖然外籍生人數較往年增加(但仍少於80),從比例上來看卻是不斷下降。故從國籍分析,台大似乎沒有符合存在多個族群。(附表1

  以身障生人數來看,2000年為20人,到04年最少17人,09年為23人,但10年則增收到42人。其中以聽障(18 )、其他(19)較往年增額最多。但若就比例而言,09年以前比例皆未破1%,今年總人數尚未出來,但若以去年人數計算,則也只占全校的1.2%。就全國身障生人數89學年73人增到96學年的177人)來看並不多,因此也不符合實証原則。(附表2

  而就地域分析而言,台大學生有六成來自台北,其餘多為台中和台南。離島生、東部生占的比例相當低。因此就地域而言也不符合實証。(參考資料6

Ø   規範(normatively)

  從多種語言上來看,台大98-2以英文授課的課有648堂,其中27%左右是開給大一英文與外文系的課程,其餘的分給其他課程,比例上不少。而就我的觀察,在台大校園內可見到外國人與本地生以英文對談,也時常能聽到港澳生彼此間以粵語對談,對台灣生卻能說流利的中文,也少有學生覺得奇怪。因此主觀來看我認為就語言的共存算是成立的。只是語言的豐富度尚不足夠,最多的就只有中英粵語。

  但從族群和平共存來看,我觀察到外籍生的大部分情況是彼此間聚在一起,常只能見到白皮膚一群、黑皮膚一群、黃皮膚一群,很少能見到混雜著明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聚在一起聊天的。因此主觀來看我認為台大的各國學生間彼此的交流互動尚不夠。特別的是僑生雖然也很能融入本地生,但卻少有因文化背景不同而產生衝擊,也許是同為華人文化上,彼此生活模式都較為相似的關係。

  就身障生而言,台大的大部分建築皆設有無障礙廁所,但用字上仍有改進的空間,潮流上已經都改用無障礙廁所,但學校不少建築依然是身障廁所,且英文也應從disable改為access。而女二宿舍、共同教室缺乏電梯、研一舍缺乏專用衛浴設備。活大二樓、總圖地下室、視小電梯、活大禮堂入口皆有同學認為需改進。身心障礙同學雖然有許多可參與社團,但在系上仍受多數同學冷落,造成困擾。(資訊來源-校園空間工作坊)因此此方面而言台大算符合規範,但仍有改進空間。

Ø   政策(prescriptively)

  正向政策面上,今年擴大增收身障生到至少四十個,體育生加收10個名額,大學部收的人數一年比一年多。學校有國際事務組專門處理交換學生等事宜,而官方也時常邀請國外人士來台大演講、並容許各式各樣的社團存在(如同志性質社團、宗教性社團、麻將電玩等社團)。學生也能自由選擇喜歡的課程,或是轉系、輔系、雙主修。此外還有推廣各地文化的僑生週、世界週等。而學校網站設有校務建言,廣納多方意見並皆會給予回覆。宿舍安排外籍生和本國生混住,總圖的藏書也包含許多語言類別。外文系開了許多語言的學程。許多方面上皆可見到台大能試著讓校園多元並立,因此應該給予肯定。

  但換個方向思考,這些政策卻很多只是做表面。弱勢生增加,但比率卻減少,而總人數不斷增加壓榨的卻是每個人分配到的土地。文學院連棟像樣的系館都沒有,電資學院卻不斷加蓋建築。如果說是因為電資學院的學生分配到的資源最少,則應該考慮從政策面上減收學生。而官方邀請的演講,很多只限於本系學生參加。選課上不同學院可選的通識則是明顯失衡,文史哲的通識明顯多過其他通識,但對文學院學生而言修了無學分。校方卻沒有給予協助。社團雖然號稱數量破千,但是實際社團間的交流卻是寥寥無幾,依然過著各自的孤島。推廣各地的文化常也只是見樹不見林,舉辦的活動反而容易加深對少數文化的刻版印象。校務建言經常只能得到官方的制式答覆,之前我兩度建議學校的地圖直接把文字印在地點上,等了半天卻只得到網路版的新地圖,真正在校內提供行人查詢的看板卻毫無動靜。而少數語言的學程五花八門,修課人數卻總是不足,造成資源的浪費。

四、結語

  綜合實証、規範、政策三方面來看,台大似乎還稱不上為一個多元文化的校園,不僅在許多政策相關的配套措施上做不好,造成半調子現象,也常給人過於官僚的感受。雖然如此,台大的學生們在面對社會不平等時卻能勇於發聲,表達自己的意見(例如歷史上的許多學運、最近的洪蘭事件及後續、計中聯署等等)。多元文化的社會最重要的就是擁有能尊重不同聲音的環境,單從這點我相信台大是能養成多元文化校園的。雖然現在也許稱不上,但環境對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因此,樂觀來看,我相信台大會是個多元文化的校園。

五、附表

            太多了省略

六、參考資料

1.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施正鋒http://mail.tku.edu.tw/cfshih/seminar/20031112/20031112.htm

2.本地生、橋生、外籍生人數比例 http://acct2008.cc.ntu.edu.tw/acct2008/acct1/32.doc

3.身障生統計資料 台大教務處註冊組  http://reg.aca.ntu.edu.tw/reg2007/statistics/rehindfl.HTML

4. 99學年 台大增收身障生 聯合報社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76173

5.校園空間工作坊 批踢踢實業坊  telnet://ptt.cc

6.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城鄉差距 駱明慶  http://homepage.ntu.edu.tw/~luohm/NTU.pdf

 

這是助教給的評語,話說我和另外三人還收到教授的小禮物XD 只能說陳志信真的太厲害了


助教非常認同你所引用Konig對於多元文化的定義,從實證、規範以及政策三方面著手,這讓你的論證內容相當精采!特別嘉許的是,你考慮到身心障礙者的比 例,這是大多數同學沒想到的,此外你將電資學院的不斷擴張對比其他學院的縮減或停滯,因為你考量到資源分配的不均,以及你在結論部份提到各種文化團體在學 校中的發聲(voicing)機會與強度不一,也使得你的文章有很高的批判觀點(critical perspective),讓助教也學了一課並且相當激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