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項運動,所以我們別再喝瓶裝水了。

為了喚醒民眾對水資源的重視,由愛惜協會與台灣應用材料公司主辦的「水壺復興運動」,19日在新竹科 學工業同業公會舉行「水壺復興運動,開始啟動!」記者會。新竹市長林政則與桃園縣環保局長陳麗玲、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副局長杜啟祥、清大副校長葉銘泉、新 竹教育大學副校長林田壽、馬偕新竹醫院院長郭許達、愛惜協會理事長朱盛德及台灣應用材料台灣區總裁余定陸等響應的企業代表數十人,共同號召民眾自帶水壺、 拒買瓶裝水,減少資源浪費。

根據統計,台灣平均每人每年喝掉48瓶瓶裝水,大約293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這些瓶裝水一共要用掉11億40萬支寶特瓶,如果把這些寶特瓶串起來,可以繞台灣223圈、地球6.3圈。製造寶特瓶不但必須使用大量的石油來提煉塑膠,每生產一公升裝的寶特瓶,至少要用掉17.5公升的水,比裝進瓶子的水還多,浪費的資源相當驚人。

林 政則市長除了肯定水壺復興運動的正面意義,也承諾將責成環保、教育單位擴大宣導,結合水壺創意設計比賽,帶動學生響應帶水壺上學。林市長也呼籲民眾站在保 健、環保的雙重立場上,都要開始準備自己的水壺,逐步減少飲用瓶裝水,不管上班、上學,在辦公室、學校,都要使用自己的水壺,接用飲水機的飲用水,力行愛 護地球的動作。

主辦單位愛惜協會與台灣應用材料公司也出席感謝大家的熱情參與。愛惜協會理事長朱盛德表示,這一次相當感謝這麼多單位一同響 應,希望大家將隨身攜帶水壺的概念傳得更遠更廣,凝聚全民綠色共識。台灣應用材料公司台灣區總裁余定陸也指出,目前台灣每年上升的溫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 倍,呼籲民眾即刻行動,自備水壺、愛護資源。

積極推動公益與環保的IC之音的楚雲台長表示,攜帶水壺,喚起許多人回到從前童年的溫馨記憶,並且為未來的世代免除寶特瓶垃圾的環境災難,預約了一個如同聖經中「新天新地」般清朗的生活領域。水壺的再現,其實象徵了人類生活一次動人的覺醒!

桃園縣環保局長陳麗玲也特別從桃園趕到新竹參加記者會,陳麗玲表示,她會將水壺復興運動的訊息帶回桃園,在縣府內推廣人人自備環保水壺,為民做表率,同時也結合桃園縣的「三綠」:綠袋子、綠筷子、綠杯子運動,讓綠色意識擴散全國。

記 者會中台灣應用材料公司也贈送活動指定鋁製水壺(名家設計,表面是高級粉體塗裝,內層烤漆是食品級無毒的烤漆,限裝冷水。)以及活動DM。台灣大車隊執行 副總李瓊淑表示,這一次台灣大車隊為了支持、響應環保理念,新竹地區200輛計程車將一起推動水壺復興運動。台灣大車隊的司機大哥,他們每天在外超過12 小時以上的開車工作,水分補充是非常重要的,未來新竹區的每台計程車上都會放置一只環保水壺,讓司機大哥可以利用環保水壺重複補充,乾淨方便又環保。


資料來源: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0219/17/1er5r.html

所以說,寶特瓶真是可怕的禍害阿...學測也是(硬轉)
指考來了,一起加油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 J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